校长的信——让每个孩子都受到良好的教育
2014-11-27
亲爱的同学们,尊敬的各位师长和家长:
一直很佩服坐飞机成天在天上飞的那些人的勇气,因为于我而言,每当在飞机上超过两小时的飞行时间,心情就特别烦躁,因此每次出差前我都要暗暗下决心才能成行。而看书阅读则恰是治愈我飞机上这种烦躁情绪的一剂良药,展开书页,读到好处,总会陷入深深的思考。所以有时我想,这也许是飞机上的时间给我最好的回报吧。
这次上海至三亚的飞行中最有价值的思考莫过于如何使尚德的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因为只有良好的教育才能使学生拥有渊深的学识,清明的才智,通达的情性,宽广的胸怀和高贵的教养。
在三亚,我漫步海滩上,看到在西方人眼中比较贫穷的俄罗斯人,他们举手投足间流露出的素养气质与国人相比较,我内心给予彼得大帝后代很高的尊重。与之相反,对国人我则有很多不满和担忧,难道我们真的建立不起中国梦的家园归属感吗?看到彼得大帝后代的文明举止,我更深刻地意识到:时代呼唤良好的教育,高贵的教养一定要根植于尚德学子的心田。
何谓良好教育呢?也许我们很难给予一个周全的描述,甚至这只是我们一刹那的感觉,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过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过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如果从来没有认真读过一本令自己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读物,从来没有苦苦地思索过某一个问题;如果从来没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如果从来没有对自然界的多样和谐产生过深深的敬畏,从来没有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出过由衷的赞叹:那么,他就没有受过真正的、良好的教育。
理想总是高于且先于现实而存在的。没有对于什么是良好教育的理想,没有某种关于受过教育的人的美好理想,我们就无法从事教育。教育正是牵涉于理想与现实之间,且有鲜明的价值取向的潜能唤醒。
每个人真正的生命是自己的思想。书籍是人类文明不朽的火种,是人类走向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美国著名诗人狄金森曾经说过:“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跃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往远方。”亲爱的尚德学子,校长希望你们成为真正的读书人,好好认真读书吧。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如果对学校一些活动没有较为持久的投入与倾注,如果对一切都是浅表性的接触,那么,心灵的疆域就不能得以拓展,你的心路历程将平淡而乏味,更不能生发出良好的责任意识和担当能力。中国古训“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纸上得来终觉线,心中悟出始知深”,前者强调的是活动实践,后者强调的是感悟。李白诗中的月亮,杜甫诗中的月亮,苏东坡诗中的月亮都是不同的,要想人生有悟,必须要有人生积淀。大自然的奇妙景观,不仅给人们以美的陶冶,也给予人们以智慧的启迪。“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即使是普普通通一片树叶,平平淡淡的一方晴空,一场罕见的瑞雪,一次壮观的海潮,都能给予我们迷人的艺术灵光和哲学理趣。亲爱的尚德学子,校长希望你们多接触大自然,走进社会,领略大自然无限风光,感悟大千世界,这样你们才能受到真正良好的教育,真正分享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萌发进行新的探索的强大动力。
对于心地正直善良的人,大概都不难达成这样的共识:不论是家人之间纯美的至爱亲情,还是亲朋故交之间诚挚的友谊;也不论是师生之间的倾情给予,还是陌生人之间默默无言的相互关爱,都能给我们的心灵以温馨的慰藉,给平淡的日子以清新明丽的感动。
在尚德,无论是教师员工,还是家长学生,我们每一位尚德人都要用心营造一种充满真情与关爱的氛围,只要做到这一点,尚德教育成为良好的教育就有了最切实的保障。
尊敬的各位师长,请你们切记: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和自由地发展。
尊敬的各位家长,亲爱的尚德学子,请你们切记:真正的教育只能建立在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请你们尊重你们的师长,给予他们足够信任。良好的教育建立在宽容与乐观的期待上,存在于人与人心灵距离最短的时刻,存在于师生之间无言的感动中。
个人的自由,群体的和谐,社会的公正,人类的福祉与尊严全系于良好的教育。让我们共同努力建设美好的尚德,共同营造尚德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尚德每个孩子都受到良好的教育。
姜晓勇
2014年1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