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尚德实验学校

English

尚德实验学校高中部自主管理案例集

2015-11-10

 

1、把目光投向地平线

——高中部学生感恩活动纪实

高一年级教师  时培峰

 

姜校长一直把“对人感恩,对己克制,对物珍惜,对事尽责”作为尚德学子的行动指南,其中“感恩”位于首位,可见其在行为准则中所凸显的基石作用。因此在高中部学生自主管理活动中,高中教务把“感恩”作为活动主要内容,让学生独立领悟,并开展以“感恩在行动”为主题的自主管理活动。

学生们积极参与,认真策划、组织,不辞劳苦地投入实践。其中较突出的是张子滢、姜文逸、王颖等三位同学。他们体悟感恩的内涵,执行感恩的理念,用自己热情,带动其他同学一起行动起来。如高二(4)班张子滢开展的援助山区贫困学生活动。该同学刚提出活动想法时,就让老师眼前一亮,并表示全力支持。更让人惊喜的是,不久她就把精心设计的活动策划书递交上来。在班主任老师、教务处老师的共同讨论、修订,将整个活动策划变得更加完善合理。在老师的指导和支持下,援助山区贫困学生活动如期开展起来。张子滢同学从班级讲台开始,用满怀深情的言语带动班级全体同学参与进来。同学们被她的真诚打动了,积极响应起来。“团结就是力量。”在团委老师的支持下,他们将援助宣传活动扩展到年级、学部乃至其他学部。一段段山区贫孩子的学习、生活现状的视频,一句句满怀深情地讲述,一篇篇呼唤感恩的文字,一幕幕动人的场景,都渗透了尚德学子的忠实、感恩的情怀。动情处,我们仿佛看到孩子们纯洁目光里山闪烁着爱的泪花,激起每位同学的共鸣,也感染着每位尚德学子。同学们都纷纷行动起来,甚至发动起身边的朋友和亲戚。捐衣服,捐文具,捐钱财……此时,“感恩”就犹如火炬,在尚德学子手中传递,汇聚所有人的力量,之后将爱传递到山的那边,那是最需要关怀的地方。

同时进行的活动项目还有“麦田计划”,同学们把爱心放进一个组织里、计划里,实现爱心队伍逐渐壮大、持久。还有“关爱老人”活动,把爱心传递到敬老院里,让“夕阳”不再暗淡,心灵不再孤独。

活动之后,同学们把整个活动进行总结、反思、感悟。字字是爱,句句用心,显得万般真诚。整个活动从开始到完成,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虽然很累,但是他们都觉得很充实,很有意义。在劳累和努力中,让心灵深处也得到一次深刻的洗礼。张子滢同学笑着说:“我现在深刻感悟到‘对人感恩’的深刻内涵,做到这点,那么‘对己克制,对物珍惜,对事尽责’也就顺理成章了。”姜文逸说:“通过这次活动,让我触动很大,现在我已感觉不到以前那么浮躁了,做事、学习都会满怀热情地去对待。”王颖同学坚定地说:“如此活动将在高中部扩大宣传,‘感恩’这根接力棒将会在一届届同学中接力下去。”用心的文字,深刻的语言,我们明显看到了同学们的成长,每一位老师都为之欣喜。

感恩是风,吹拂着每个角落;感恩是云,点缀着碧天晴空;感恩是雨,滋润着大地万物……感恩,让同学们收获了克制、珍惜和尽责。他们克制了平日的浮躁、铺张,懂得珍惜眼前的优越,懂得了如何去担当、尽责。“好好学习”已不再停留于口头上,而用具体行动去践行“志存高远”。把目光投向地平线,为孩子搭建更多独立活动的平台,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用情演绎,将感恩的“文章”书写出独特的风采,这便彰显出我尚德学子大爱无边的胸怀。

 

 

 

 

 

 

 

 

 

 

 

 

2自主爱心扶贫——麦田计划

高二2学生  王 颖

 

一、计划背景

(1)我国教育资源在区域间有着明显的不平等,贫困现象的存在对儿童及学龄期学生而言产生的影响主要是物资、学习费用的缺乏和精神留守的处境。

(2)“中国麦田计划”首个民间扶贫组织,运行约十年时间,体现出较好的公益性,从中能获得比较真实准确的贫困学生的情况和他们真正的需求及资助标准。

支援对象:

我们将在首个民间扶贫组织“中国麦田计划”中选择“一对一”方式认领资助5名初一学生作为我们的重点支援对象。

资助时长:3年。

选择理由:

(1)初中学生能清晰认识到对于自己未来的计划,并且已经有较自主的自我奋斗的意识;

(2初中正是位于义务教育的后段,是中学阶段是否选择继续升学的转折点,如果有学生因为物质上原因而放弃升学的机会,对其个人、家庭、乡村都是一种缺憾;而高中阶段国家对贫困学生的资助政策仍比较欠缺。

选择标准:(1)极其贫困;(2)品德优秀;(3)体现出积极的求学愿望。

三、支援内容

1、捐赠我们的旧衣物:尽所能收集,并提供给初二年级有需要的学生,也可以提供部分我们家长的旧衣物给重点支援对象的家庭。

2、捐赠我们的旧图书中适合初中生的读物、我们阅读过的青年文摘等有意义的杂志和英语、语文周报、作文素材、向书报亭收购一年里的旧新闻报纸等,帮助他们班级成立图书角。

3、资金上援助:根据麦田公布的资助标准,学习补助400元/年;特别困难的有300元/年的生活补贴,一对一帮助5个孩子,每年我们需要通过自己的能力获得共3500元的爱心基金(考虑到我们只剩两年高中学习时间,我们争取在两年内筹得资助3年需要的爱心基金。

4、 与这5名学生建立笔友关系,进行精神上的交流,以此互相传达信息,互相鼓励,得以共同成长;引导其价值观,希望他们不要成为农民工或凤凰男,而是学好本领,回乡建设,做贡献。

5、鼓励同学在长假期间去该乡村志愿交流和支教,开展活动,以此增强这些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和了解,以期使他们对未来产生新的憧憬和努力的目标及动力。

援助资金获得方式

1、 建立高二(2)麦田计划——爱心扶贫基金帐号,本帐号资金将由两名学生代表和班主任共同监督管理,要求每一笔进项和出项都帐款清晰。

2、自主理财收益:每位同学将把自己历年的压岁钱从父母银行卡中转至自己名下,并将这一笔本金通过余额宝、微信财务通等网络理财方式获得收益。每月把收益部分存入基金帐号。以平均每人5000元计算(共20人),每年可获收益6700元。

3、生活节约汇聚:(1)倡导同学及其亲友通过打的软件叫车,将每次返送的10元钱汇存起来;(2)每月倡导同学节省出5元的零食费汇存入基金帐号。按每月打一次车计算,一年可存约3000元。

4、通过学校组织的义卖活动,通过淘宝、网络跳蚤市场等方式卖出自己的多余生活用品。将钱款存入基金帐号。

5、制作一份海报和视频,通过网络社交方式广为传播,呼吁有爱心的同学、朋友、家人为该“麦田计划”基金帐号,投入自己的一份爱心。

在小长假,组织有才艺的同学到上海各热门商区进行义演,为此活动宣传、筹款。

五、计划实施情况与感悟

1. 定点援助对象的选定。 我们通过麦田计划网上注册,认领了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大庙九年一贯制学校初一年级的5名学生。

2.助学援助启动。根据资助标准,已经汇出2000元一年度的资助基金。

3.爱心帐号开户:我们在2014年3月在中国家业银行周浦分行以“王颖”组长为名开了一个爱心帐户,截止目前2个多月,帐户资金共计1170元:(1)3月份、4月份班级同学汇聚的饮料费20*5+20*5=200元;(2)微信理财通收益,(压岁钱2000元*20+班主任5万元)90000元*4.8%*(82天/365)=970元。

4.微信朋友圈呼吁行动以及假期热门商圈表演募资活动由于本学期同学们学业较紧张尚未有组织地开展,准备在暑期7月份开始进行一次演出募资并拍摄宣传照,进一步将爱心行动延伸开来。

5.与援助对象的通信建立:由于援助学校邮寄不便,一般情况下需要麦田计划举行较大型的走访活动时能将孩子的信件带出山区邮寄,因此我们正在满心期盼信件中。

6.其他麦田计划活动的参与:少部分同学自由地参与了麦田网站上的图书捐资活动,并且我们浏览了5月11日“用爱点燃梦想”主题图片展80版

这一切行动将我们原本停留在“心愿级上的爱心化为实实在在的事情,当想着我们的爱心传递到了地图上另一端点的弟弟妹妹心中,可能化为他手中的课本,可能化为他饭盒中的鸡蛋,可能化为他奔跑时的球鞋,我们心中无比自豪——我也可以用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们了。原本感到这是一种道德情操,但慢慢地我们发现这与道德无关——这个计划给给予我一个表达爱的机会,就是给予我一份持久的快乐!我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在领受着快乐和成就感!很多同学还有一种畅想,如果以后我们都长大了,还能联系甚至见面,这将是我们青春永不磨灭的珍贵的记忆。相信在我们后续的“麦客”活动中,我们将更深刻地体验到——“公益,是我喜欢的一种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

 

 

 

 

 

 

 

 

 

 

 

 

 

 

 

3关爱老人  珍惜现在

高一(4)班学生  姜文逸

 

让爱驻我心----走进亲和源敬老院活动中,有一位老人给我印象很深刻,我叫他陈爷爷,是名老党员,我来到这位老人的房间,等候在门口的阿姨去和老人说了声,我便迎上去用双手搀扶着老人,跟他做介绍:“我是一名高一的学生,今天来看看您。”年近九旬高龄的他,行动有些不便,而且听力似乎有些不好。但是他慈眉善目,显得十分和蔼可亲。他笑着说:“好!好!”并点头欢迎,在房间我仔细打量一番,在床的旁边有个写字台,上面摆着几个水杯,墙壁上挂着一副“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的行书字,字体显得苍劲有力,落款有点模糊不清了,靠近门口有一张旧的滕椅,估计老人平时常坐的,我把老人扶到椅子上坐下,听着老人跟我讲他过去的故事。就这样和老人聊了好长时间

最美不过夕阳红,老人们的平静的表情真的很美,在长期生活中积淀下来的底蕴真的是我们年轻人比你不了的,我很羡慕他们,也在感慨人生,为什么人最美的时候却是在暮年呢,为什么人真的可以享受生活确实在他即将逝去的时候呢?!可能就像其他的东西一样,只有快失去的时候才会感到贵吧!

和这些老人相处时,我的心情真得很复杂,不知是该喜还是该愁。喜的是老人们现在能很好的享受生活,而愁的是他们是一位位即将逝去的人。所以让我更我要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甚至包括痛苦包括挫折,因为这些都是生命的一部分,是不可逃避的,珍惜他们也是珍惜生命!

完成了一切活动从敬老院出来的时候,我竟又感到有一点点的难过, 我要把握住现在,去争取更好的未来!

 

 

 

 

 

 

 

 

 

 

 

 

 

 

 

 

 

 

 

 

 

 

 

 

4传递爱,让心不在寒冷

——切实帮助贫困儿童

高二(4)班学生  张子滢

 

不经意间,在电视中看到这样节目,在远方的大山里,孩子们坐在别样的“教室”里学习,仰望屋顶,真可谓“尘泥渗漉,雨泽下注。”屋顶下,有的孩子跪在地上,趴在长条板凳上学习;有的孩子生坐在小凳上,双膝并拢,将书包平放在膝盖上,这便成了学习的“课桌”了……他们身上的棉袄不知穿了多久,棉絮大部分已经裸露在外面了。蓬松的头发,黑红的脸蛋,水汪汪的眼睛里放射出认真的光芒,可爱的小手不惧严寒的侵袭,坚强地握着铅笔书写着美丽童年的梦。

及此,我不禁潸然泪下。我想,如今我们拥有很好的教育水平,而在地球的另一端,许多山区的孩子上不起学或是极为简陋的屋子里,搬了小木桩作为桌椅,便开始了学习生涯。即使这样,他们的脸庞仍挂着喜悦的微笑,是由于对于学习的一份热爱,执着。

我又想,作为中学生,也许我们无法亲临山区去给予他们帮助,但我们可以在背后默默地给予他们帮助。我得做个表率,于是我去搜集各类衣服和鞋子,同时发动同班同学,带领大家都去寻找。除此之外,我也去调动了亲戚家。我去把自己所看到的节目和所思跟他们一交流,没想到得到的都是赞誉和支持,他们把曾经孩子穿的衣服全部汇集了起来,并强调有什么困难,可以随时帮忙。这样,爱心从我这一点出发,然后向四周扩散开来,在我身边每一个人的手中传递,这样就汇聚了更强大的力量。

另一方面,我在班级发动同学成立志愿者组织,为贫困山区捐钱。一下雨,教室里就难以上课,破烂的房屋无法抵挡风雨的肆虐。因此,我们把山区校舍情况用文字、图片做介绍,然后在年级、学部乃至学校发布倡议,倡议师生:汇聚力量,凝聚爱心,为山区校舍改建贡献力量。

通过努力,我们获得了很好的回报。通过寻找,联系,最终我们把这些点滴爱心传递到了遥远的山区。

除了经济上支援,我们还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激励。我们把城市里的美轮美奂的建筑、灯火阑珊的夜景,各个风景名胜古迹等照片寄给孩子们,我们想用这些照片来告诉他们:山的那边,其实不是山,努力翻过山头,回报的会是美丽的新世界。这样或许会激励他们努力向前,用奋斗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回顾一系列活动,感觉非常不易,但倍感充实和自豪。从中我们体悟很多。首先,在物资看似丰富的今天,可有一些高山遮住了温暖的阳光,我心里有种多吃多占的愧疚。其次,改变了自己平日浪费的现象,当我们扔掉一个馒头,或是一味追求名牌时,我们是否可以想到还有这群孩子饿着肚子,忍受寒冷,在破旧的教室里仍坚持写字。再次,当我们在舒适的教室里打盹的时候,和那些孩子相比,我们又是何等的卑劣。最后,我想把所有的珍贵感悟用在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中来,将拼搏变成习惯,把吃苦变成态度。这样,这边有个充实的我,那边将有个温暖的山。

 

 

9

 



微信扫一扫

获得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