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尚德实验学校

English

行规习惯教育案例——李丽华

2017-05-24

 

给我一个舞台,每个人都是出色的舞者。

年级举办“达人秀”活动,每个都是特别的。活动从班级海选开始,热热闹闹,全员参与。我积极备战,力争通过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做好一个新集体的全面展示。

宣传工作大张旗鼓做完了,但气氛有点尴尬,大家你推我,我推你,都拿着架子,抹不开面。没有我想象的热闹,更别说争先恐后了。

就坐在最后一排的小高一直翘着屁股举着手。我是真不敢叫他,他所问非所答那是一贯的作风。他爸来听课,他更是兴奋地有问必答,答得全班一头雾水,答得老师不知所云,接不出下文。最后,他爸实在憋不住了,悄悄对他说,“儿子,我求你了,你别再举手了。”

不过,现在的场面,他一枝独秀,我再不叫他,那也实在说不过去。他一听我喊他,高兴地迈着大步如踩弹簧一般几步跳到讲台上,惯有的“高氏自信”洋溢在脸上。我想,他不会又要唱一首生日歌吧。因为开学时,自我介绍才艺展示时,他就嘹亮地唱了一首生日歌,我还以为他过生日呢。

他报了幕,还好,是《天空之城》,不过,用口哨吹。口哨声旋即响起来,教室里一下子安静起来,同学们漫不经心的目光全都凝聚在小高身上,我信马由缰的思绪刹那间被他拉了回来,他的表情忽然随了音乐变得沉静甚至忧伤起来。口哨声时缓时急,时轻时重,但却始终清晰悦耳,像一只百灵鸟翩翩盘旋。这首被孩子们所熟知的曲子,被他演绎得别有一番风味。我真不知道他这怪人什么时候学的这怪才。

口哨结束,掌声响起来,还有人喊再来一个,同学们都换了新眼光来看小高。他到镇静得很,又换上他的“高氏自信”的表情,大步流星地回到座位。

小高果然不负众望,从海选一路杀入决赛,并且挑起大梁,成为整台演出的第一个节目。

音乐响起,大幕徐徐拉开,聚光灯打在身着西装的小高身上。他的表情严肃而沉静,悠扬而略带忧伤的口哨盘旋在大礼堂里,让这场演出沐浴在庄重而诗意的气氛里。几十个身着白纱裙的女孩子轻轻为他伴唱,聚光灯一路追随他的脚步,他安静从容的表情让我疑惑,这是小高吗?

回到观众席上的小高第一次安静地看完了演出。从开学到现在,两个月来,没有一节课,他的屁股能坐稳椅子,没有一节课,他不在下面胡言乱语地抢答。他的爸爸带他去了好几家知名医院,没有一丁点效果。我不知道今天那个孤独坐在角落里的爸爸做何感想,他一定已经习惯了在每次学校的开放日里,找一个最不引人注目的角落,落寞地欣赏别人的孩子欢歌笑语,在曲终人散之后,等待老师的单独谈话。

今天的小高似乎一直沉浸在开场的气氛里,端正地坐着,适时地鼓掌,配合着藏蓝色的西装,和他高大的身材,很有几分儒雅的风采。我知道,从海选到决赛的这三周里,他几乎成了全年级的名人,孩子们都嘟着嘴试着用口哨吹自己喜欢的歌。这件事好像不那么容易,吹得跑了调的孩子还要向小高请教,小高煞有介事地耐心指导,走廊里不时有口哨声响起,《天空之城》成了年级里风靡一时的曲子,小高的知名度迅速飙升。过去大家认识他,几乎无一例外是因为他匪夷所思的怪诞行为。这么多羡艳的目光一定是他始料不及的。

散场后,小高的爸爸没有像往日那样小心翼翼地询问他近日的表现,只是轻轻对我说了声谢谢,拉上安静的小高消失在人流中。

小高的成绩依然很烂,不过,他爸爸很满意,他说他不用在工作时担心小高又在数学课上,钻到课桌下,铺开一卷卫生纸即兴作画,不用担心小高在早读时,一个人在小树林里捡落叶。小高现在很正常,坐在教室里,看着老师,听同学发言。我说,每个人都是有特点的,上天创造小高时遗落了一些东西,是因为在音乐上有额外的赋予,据说历史上很多天才,行为都是怪异的,尤其是艺术家。我的话让他爸爸笑了。

平凡的小高因为获得了一个舞台,开始不平凡起来。那么,我是不是可以推断,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平凡的,只要提供一个合适的舞台。

于是,每月的软板、黑板报、走廊里的艺术画,主办人完成后,我除了让他看到评比结果,更不忘在周评里表扬他,让全班家长都看到。让他和他的作品留影。每周的班会,我也让学生轮流设计黑板,轮流主持,都有学生拍照记录。我想,多年后,他们看到自己在讲台上主持一定也很得意吧。

成年后的我们,校园生活无一例外成了记忆里最绚烂最芬芳的风景,然而,谁会记得那周而复始千篇一律的数学课语文课,堆积如山的作业谁会记得哪一页,拉练似的考试谁会记得哪一场。但是,我们会清晰地记得一次野炊时自己炒的鸡蛋飘香,会记得一次演讲比赛如何大出风头,会记得运动会上隔壁班的女生裙子很漂亮。

所以,我得为我的孩子们描绘美好的记忆,除了繁重的作业,揪心的考试,此外,还有一个舞台让他们得意的展示,自由的表现。让他们在多年之后都有值得留恋的照片,都有可以在同学会上吹嘘的内容,学生时代里都有挥之不去的精彩一页。



 



微信扫一扫

获得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