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教学模式 姜华
2012-12-20
改变教学模式,打造精彩课堂
上海尚德实验学校 姜华
新课程的实施,为历史教师的教学创新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怎样让自己的课堂焕发出生命的光彩呢,许多教师都在不断地进着探索、实践和反思。看到下面的一幅幅照片,您可能会以为这是美术课吧?不,这是我所执教的上海市尚德实验学校初一(5)班的同学们正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神游长安古城,再现盛世雄风》一课的课堂实录。同学们动手动脑、全身心投入的情景,体现了参与·体验·感悟的历史教学模式带给我们的难忘与感动,下面我就结合《神游长安古城,再现盛世雄风》一课,谈谈自己的认识与实践。
图1《今朝看盛世》 图2《梦回唐朝》
图3《欢迎你到长安来》 图4《盛世雄风》
一、以全新的理念,关注历史教学方式的转变
1、激发兴趣、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视野的重要动力。初中生的心理特征突出地表现在他们的求知欲强烈,好奇心很强,形象思维能力较强而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喜欢形式多样、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和新的教学情景。特别是我们尚德的孩子们,知识面较广,思想活跃,每次上新课前,我都利用课间与学生交流,深切地感受到他们喜欢动口动手动脑,喜欢丰富多样的历史课,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这就为我进行教学创新、进一步打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增添了信心。
2、开发课程资源、培养学习、创新能力。
有位同学曾经问过我这样的问题:APEC会议在上海召开时,参加会议的各国首脑穿的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唐装”,难道唐朝人穿的衣服就是这样的吗?……。本来我可以直接告诉他答案,但转念一想,为什么不完善孩子们的学习方式、拓展学习时空,让他们主动去探究未知呢?于是我跟孩子们讲,能不能带着这个问题去查一查有关资料,之后我们一同交流……。为了让学生们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我向大家推荐了一些参考的书目、网站和音像资料:
(1)、《梦回唐朝——依然网》
(2)、《丝绸之都——长安》(纪录片)
(3)、《中华文明传真6》(香港商务出版社)
(4)《天汉雄风与盛唐气象》(屈小强著
济南出版社)
(5)《隋唐考古》(《隋唐考古》秦浩,南京大学出版社)
(6)《中国古代饮食文化》(《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商务印书馆)
(7)《古迹遗址游》(北京梅苑新丛书店)
(8)《屋檐上的一上艺术》(陈根远、朱思红著)(四川教育出版社)
为了让孩子们所查找的资料更具针对性,我还设计了如下问题:
(1)、假设你是盛唐时期的一位导游,请带领大家游览长安城,并通过长安城来让我们了解盛唐时期有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和文化
(2)请你介绍唐朝时期人们的衣、食、住、行。
(3)请编辑一份反映当盛世之都长安历史风貌的海报。
以上的题目看似简单,但孩子们可想可做的事情可不少,他们投入了极大热情和努力……。
3、引导合作学习,积极整合教材、打破传统模式。
为避免学生查资料时的重复,由我来协调,每班同学都按自己的兴趣分成四个小组开展活动。 第一组找唐朝政治方面的,第二组找唐朝民族关系方面的,第三组找唐朝的对外关系的,第四组找唐朝的衣食住行的。这实际上既有小组的合作探究,也有个人的独立探究,有合有分,任务明确,防止做无用功。
在孩子们忙碌的同时,我对中国历史七年级第一册第4单元的内容进行了创新性的组合与分析,把第14课《统一的隋唐时代》、第15课《繁荣的经济》、第16课《民族团结与中外交流》、第17课《唐代的诗与画》等4课内容整合到一节课中来。虽说历史具有不可再生性,但孩子们都喜欢旅游,何不让他们的思维穿过时光的隧道,到1300多年前的长安城去看一看呢,于是我就把整合后的历史课题取名叫《神游长安古城,再现盛世雄风》。结合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A、认知目标:通过神游唐都长安,了解大唐盛世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体会盛世文明。
B、过程与方法:
(1)掌握初步的历史学习方法——通过图书馆、网络、博物馆等途径去收集有关唐朝的历史资料。
(2)初步培养学生从历史资料中获取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并能运用它对唐朝的历史做出一定的说明、解释。
(3)通过再现长安城中的宫城、皇城中的某个情景,诠释唐朝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培养从文字材料、图片中捕捉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4)通过东市、西市的繁华景象,概括出唐朝经济的繁荣发展,培养学生表述历史情景的能力。
(5)通过长安城中丰富多彩的都市生活,体会唐朝开放大气和兼容并蓄的时代风貌。
(6)通过神游唐都长安,总结出大唐盛世文明出现的原因,从而鉴古知今。
C、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感受在今天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去以史为鉴,为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做出贡献。
4、教师积极参与,帮助鉴别资料,进行学法指导,师生共同提高。
经两星期努力,学生查到很多资料,特别是网上资料,大多是二手三手资料,需筛选整理。我在课前认真阅读了学生查找的资料,给以鼓励与精心指导,哪些材料是政治方面的、经济方面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方面的等等。对不可信的资料要指正,如有学生在网上查到唐朝前期的人可在长安城里通宵进行娱乐活动,经查《长安志·卷八》记载:“凡市,日中击鼓300下市以聚,日落前击钲300下市以散”,明白唐前期,为了都城安全,贸易活动有时间限制的;唐中期以后,崇仁坊附近才渐有夜市,学生正确了解这一史实,可有助于学会质疑探究,不人云亦云。在《神游长安古城 再现盛世雄风》一课中,仅一个班级上交的课件就有9个,打印的文字、图片资料有60多份,内容丰富、但良莠不齐。有把明长安移进了唐朝的;有把从原始社会到清朝的服饰图片全都展现的。又如墓壁画《礼宾图》中头戴鸟羽的是日本人还是新罗人?多数学生说是日本人,但教师拿出《新唐书》时,学生才知道新罗人头戴鸟羽,穿红边白大衫。
二、交流学习成果,打造精彩课堂
1、创设情境,师生互动
上课了,同学们是热情洋溢。张晓宇导游的语言表达简炼:“人们常说南方的相、北方的将,自古陕西出帝王。来到唐都长安,大家怎么的也要先拜见一下皇帝吧,看!唐太宗正坐在步辇上接见吐蕃派来的求婚使者呢?”一幅阎立本的《步辇图》,引出了同学们对画面内容的解读、对唐朝处理民族关系问题的认识。
程毅仁带领三位小伙伴演了个小品,表现的是一位来到长安城的新罗商人所见所闻。哇,长安城街道宽阔平直,南北走向的街道和东西走向的街道把整个城市分割成像一个大棋盘一样。但这位商人不知道为什么前往东市、西市做生意要“日中击鼓300下市以会,日落前击钲三百下市以散”呢?他把新罗的牛、马、麻、人参卖了,可自己应该带什么畅销货回新罗?同学们争先恐后地给这位新罗商人做解答、当指导……。
2、珍视认识火花,体会交流精华
当王景小组介绍到唐政府给返城的各地使者发路费和粮食时,柏杨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依我看东土大唐这么有名气,政府用不着再花那么多的钱给外来的使者了,还不如把这些钱花在中国老百姓的身上解决点贫困问题呢。”针对这一思想,大家观点不一,史澄碧说:这是放长线钓大鱼,唐王朝用优惠政策引来了外资,外汇多了经济就发展了,有利的是国家、是老百姓,中国人还可以从外国人那里学习一些别国的好东西呢。卢雪芳子说今天中国的开放政策也给外商以优惠,是一样的道理嘛。经过讨论大家最后得出了共识:要以开放的心态、海纳百川的胸怀、优惠的政策笑迎八方宾朋,古今都一样。
鼓励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同时对一些传统观点大胆质疑,会有利于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改变目前教材上只有一个结论的传统思维习惯。
3、培养“论从史出”、解决疑难问题。
伴着丝竹音乐,周至宣拿出一些出土的唐代墓葬中的壁画照片和唐三彩的图片,让大家找出唐代女子的共同特点?面对有的穿着肥大的低领大袖绫罗衫、有的戴帽穿窄袖小袄的唐代美女,周导游还让我们对比真正的唐朝人穿的服装和我们今天所说的“唐装”是否一样?对,不一样,今天的“唐装”是由清朝的马褂演变而来的,但为什么又叫唐装呢?可见,唐朝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品尝着民族融合的羊肉泡馍、胡饼、欣赏着那优美的胡旋舞,课堂上欢声笑语不断,
4、真情感悟历史,进行成果展示
神游了长安古城,同学们对盛世之都的总体印象是什么呢?单延庆同学说:“长安城的小偷肯定比今天少!”没想到她会有这样的认识,简直是出乎我的意料。怎么办?绝不能视而不见!我就请同学们帮助她分析为什么长安城的小偷少呢?有的说是经济发展了,人们都有饭吃,就不偷东西了;有的说是因为贞观之治期间政治清明,所以路不拾遗了吧、是以德治国的结果。还有的说可能是法律严酷,实行严打所以小偷少了……。不管有怎样表达,同学以自己的方式说出了对盛世生活的向往……。
经过各小组同学共同努力,一张张有创意的展版绘制成功,有《今朝看盛世》、《梦回唐朝》、《欢迎你到长安来》、
《盛世雄风》等。然后每组由一到两名代表介绍探究的目的、内容、方法,本组搜集的资料,提出的论点,展版内容和形式的特色等。再对展版进行评价,有学生自评、互评,师生共评。哪组做到了“史由证来,论从史出”,哪组最有创新精神,哪组美工设计独到,哪组内容与形式达到统一。通过表扬、鼓励、建议,使很多学生兴高采烈,很有成就感,也增强了继续探究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三、参与体验感悟的教学模式,在成就着我的新教育之梦,反思起来有以下几点:
1、 有参与才有体验,有体验才有感悟,这种教学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点燃学生心灵的灯。非常淘气的单逸超跟我说他将来想当个考古学家,专门考察古迹。可见学习方式的转变给孩子带来了一种希望,这不是简单的说教能解决的问题。
2、 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和素质的不断提高,与孩子们一起去参与学习,深入地钻研,是增加自己内涵与魅力的难得的途径。
3、 教师在树立学生观的同时,要有自己的角色意识,既当导演、又是演员、既当听众、又当观众,在课堂上创造学习情景的时候,面对学生们的各种思维认识,老师一定要起到穿针引线的桥梁作用,不能以自己的权威压学生。
4、 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思维的亮点,这也是一种珍贵的教学资源,千万别心里总惦记着自己预设的教案,想着时间不够用了,进而打断学生的精彩发言。
总之,经历就是一种学习,《神游长安古城 再现圣世雄风》一课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合作、探究、交流的氛围中,把许多的欣喜送给了我,也送给了尚德的孩子们。实践证明,学生们不仅喜欢凝固在教材上的历史,更喜欢探究和寻找自我的根,不仅喜欢听教师传授往事,更愿意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去探索未知的史实。有了这样的认识与探索,我相信明天的历史课会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