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尚德实验学校

English

姜校长致全校师生和家长的信

2011-12-13

二是长期的思想专制,使得人们头脑禁锢才情枯竭,人们极不易创作出思想深刻,文质兼美的作品。即使有好的作品阅读时也难以产生豁然开朗,怦然心动的美妙感觉,没有阅读的幸福与快乐。

三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没有成功的培养从小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与写作的习惯和对事物的好奇心,并在有意无意中培养了孩子功利取向的阅读方式。

四是中国文化是一个“皇权至上”的官本位文化,是一个讲究伦常日用的文化,而对纯粹理性和精神超越缺乏强烈深刻的追求。

五是历史上频繁的改朝换代,使得中国缺少贵族传统,从而也就缺乏一种崇高而强大的精神传统。

一个注重读书与写作的民族,一定是一个智慧的民族,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民族,一个必定有着光明前途的民族。一个人的心灵,高尚的东西不去占领,低下的东西就会趁虚而入。一个不读书写作的民族,是不会有智慧和力量的,更不会具有崇高的精神品质。以色利是全世界人均读书量最大一个国家,只有六百万人口的以色利,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却是很大的,可见读书对一个民族有多么重要!

有一副对联:“为善最乐,读书更佳”,为善之乐在于“予”,读书之佳在于“取”。读书是我们精神体操,用来锻炼我们的思维,丰富我们的认知,保持内心宁静致远与和谐。在这个世上有两种东西能让人的心灵永葆青春,那就是真爱与读书。为了让我们内心不再脆弱而拥有力量。尚德大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要认识阅读与写作的重要性,并且要坚持落实到每一天。

如何用心打造一个读书人呢?

首先,作为家长要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读书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

二是学校教育中要着力培养学生读书阅读的内在需要,努力营造书香校园,“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中全无一点尘。”(出自明于谦《观书》)。

三是学校和家庭要创造拥有高品质大众读物的环境,让学生不经意就能接触到书,唤起孩子阅读的冲动和提升阅读的品位。

四是家长和教师要做读书和阅读的榜样。

尚德学生在写作上要努力做到三重追求:史学追求、哲学追求和美学追求,把自己打造成一个真正的读书人。

所谓史学追求就是我们所写的文字具有记录这个时代人们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成为后人知晓我们这个时代世态人情的信史。公元前 1000 年,犹太国王所罗门写下这样的名句:“己有的事后必再有,己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史学追求,体现敢于面对现实,体现真实感。

所谓自觉的哲学追求,体现于对道义良知的守护之中,体现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学理探寻之中,文学应饱含道义与良知。请记住真正能够穿云裂石,穿越历史的文字一定富有哲理。哲学讲究推理的严谨,论证的缜密,逻辑的自恰,高度的概括和穷根究底的追问。

所谓自觉的美学追求,好的文章从结构到遣词造句都要讲究趣味和美感,古人说得好“义虽深,理虽当,词不工者不成文,亦不能传神也”。因些,要努力做到平字见秀,常字见奇,陈字见新,朴字见色,做到“语不惊人死不休”(出自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亲爱的同学们,校长希望你们一生走在通往博学的路上,要想真正博学与幸福,记住一生要与书为友,与书为伴。在通往博学的道路上“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好在人生代代无穷尽,让我们融入历史,注入哲学,感悟美学,让生命根植于仁爱、热情、希望与责任之中,根植于创造与追求永恒之中,我们一定会成为一个真正的读书人!



微信扫一扫

获得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