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引路 促青年教师成长
2012-11-16
2012 年 11 月 15 日 ,我们有幸邀请到上海市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孙宗良来我校进行教学指导。全校积极准备,希望能够借由专家的引领让我校的语文教学进程更上一个新台阶。
孙老师分别观摩了高一( 4 )班秦丽梅老师的《最后的常春藤叶》以及初一( 9 )班朱立铮老师的《口技》,并在评课时对两节课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还特别强调:“早就听说尚德的老师饱含激情,今天总算见识到了!”
孙老师认为,对于一节课的评价,不应该仅仅立足于优缺点,而是应关注到从一节课中能够给我们目前的语文教学带来哪些的收获和启迪。他指出:
• 语文课堂教学首先应该重视教师的教学目标的设立是否合理。
• 其次要关注到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即教学内容是否对教学目标有支撑作用。
• 一定要合理的组织课堂的逻辑构架,并且教师也要形成自己的思维与文本融合的过程,从而最终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思维过程。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采用的是块状课堂,而现代的课堂应该逐步向链状课堂转化。课堂教学的终点应是学生学习的起点。
• 语文课堂教学比较多的让学生去在文本中寻找(信息提取),也可以教师直接提供信息从而让学生们更快速有效的进入思考状态。
对于文言文教学,应该跳出传统的技术路线的模式,勇于创新。他鼓励了朱立铮老师打破常规的创新理念,并且支持他能够潜下心来对文言文教学改革的问题进行一些深入思考。
初中语文学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