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尚德实验学校

English

2013-11-01

高一(3)班   金展烨

 

  高山无语,深水无波,淡,是一种至深的境界。

--------------------题记

 

曾记得《诫子书》中有一句话,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而在当今不良风气横行,牢骚纷飞的社会中,学习以淡处事,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从前有一位大师即将圆寂,他希望把一生的佛法,衣钵传给一位能领悟出禅意的弟子,遂令众弟子作一首畿子

    首座大师兄神秀自认通晓佛理,文笔非凡,大笔一挥,撒墨在墙上写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众人纷纷议论此文韵意高超,无人能左右时,弘忍大师却默默无语。一位寺院的扫地僧作的诗却引起了他的注意。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大师欣慰的笑了,临终前把一身佛法传解给了扫地小僧。                                              

    以淡处事,任他人笑我辱我,我皆充耳不闻,,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淡字,心本来就是淡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又何来牢骚呢?

读居里夫人传记令我感触良多,而居里夫人不也是淡的体现吗?

她读书时,从不为贫穷伤神,从不为鲜花与追求者炽热的目光所动,她工作后从不为设备的简陋而放弃,为实验环境的严峻而抱怨,甚至功成名就后视名利金钱为浮云,把奖金捐给战火中的法国,把镭的提取过程公之于众,她埋头研究,深入浅出的身影和何尝不是一种淡呢?

夏口尊是著名的教育家。这天,他上门拜访弘一大师,看到弘一大师吃饭时,只有一小碟咸菜,心中不忍,就问:“这是不是太咸了?”弘一大师回答说:“咸有咸的味道。”

 饭后,弘一大师倒了一杯白开水在喝。夏先生又问他:“这是不是太淡了?”弘一大师微微一笑,说:“淡有淡的味道啊。”佛教上有这样一句话:境随心转。的确,对生活的感受取决于人的内心。咸与淡、苦与乐,贫与富,荣与辱,每个人的感受各有不同,而以淡处生活,咸菜白开水不也是一番滋味么?

    华夏的古之贤人们以淡处事,感受淡之境界的也不在少数。

    范仲淹食粥心安,陶渊明洒然不羁,刘禹锡以陋室为铭,淡泊它无影无形,却是一种大智慧,它是一种坚守,一种高尚的处事之道,它宁静而致远,看似平淡却又高于轰轰烈烈的誓言,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向往。

    俗话说:酒不醉人人自醉,花不迷人人自迷。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经历困难挫折,艰难困苦的磨砺,而难免心中会有不平,会有牢骚。这些牢骚影响、冲击着我们的生活。唯有心境平淡,拥有一颗淡然之心,独守一份宁静,才能心如止水,淡然自如。

   学会以淡处事,心有淡泊,处事以淡,牢骚便会如清风拂过,烟消云散。

 



微信扫一扫

获得更多精彩